咨询热线: 186-3439-1098
注册
登录

旅游景点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旅游景点
2 / 3

威风锣鼓

日期:2023-03-31     点击:114     展开全部     查看原图
简介:












 威风锣鼓主要流行于晋南的洪洞、临汾、河津、汾西、霍州、襄汾、浮山等地,是山西流布最广的民间打击乐表演艺术,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如黄河咆哮,如雷声震耳,威武无比,故称“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源远流长。据传,起源于古帝尧时代,尧王曾经住过的村庄叫羊獬村,尧王将他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许配给历山神里村的舜,两个村便成为娘家村和婆家村的亲戚关系。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羊獬村的民众敲锣打鼓将娥皇与女英从神里村接回娘家,住55天,到了四月二十八,神里村民众同样敲锣打鼓将娥皇与女英从羊獬村接回婆家。为此,两个村年年比赛,看谁家的迎接队伍威风,于是便孕育了威风锣鼓。后来,神里村盖了娘娘庙,羊獬村盖起姑姑庙,连两个村里的村民都以娘舅表亲相称呼。现在还在演奏的曲牌[西河滩]、[东河沙]、[笑回乡]、[五路垣]、[风搅雪]、[刺带花]等,据说都是由这两个村流传下来的。

ngguo="" shanximinsu="" />

威风锣鼓 (郭 悱 摄)

威风锣鼓表演时主要的乐器是鼓、锣、大钹、大铙四种,有的还加有中钹、小钹或者小锣、云锣。其中锣、钹、铙三种乐器出现于南北朝。威风锣鼓的兴盛大约于唐初。据《霍州志?艺文篇》记载: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玄宗皇帝与张说等重臣外出巡视,路经平阳,当他们从霍州雀鼠谷出山来到汾河平川时,两岸百姓敲锣打鼓,欢迎场面壮观。玄宗在《南出雀鼠谷答张说》诗中写道:“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威风锣鼓的许多曲牌都与唐代历史人物传说有关,如[唐王点兵]、[四马投唐]、[天下归唐]、[唐王大得胜]、[唐王小得胜]等等,说明威风锣鼓在唐代已经盛极一时。鼓手们的鼓点如雨,锣手们的锣槌似花,锣鼓相衬,舞影婆娑,引得春风吹袂,好不欢快。这大约是描绘古代临汾地区三月三威风锣鼓的演奏场面,令人心醉。

20世纪80年代,临汾地区多次举行民间锣鼓大赛,专业文艺工作者和民间鼓乐手相结合,不断改进发展,威风锣鼓更加兴盛。1988年,霍州市组织的三百多名农民“威风锣鼓队”,应邀参加了北京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火辣酣畅的表演震惊四座。从此,威风锣鼓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各种各样的欢庆场合频频演奏,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与气概,被誉为“天下第一锣鼓! ”全国各地纷纷观摩仿效,如今威风锣鼓在广阔的农村、矿山、工厂、军营,都有演奏。

旧时的威风锣鼓队,阵容不大,普遍是2鼓、8锣、4钹、2铙,较大的是32鼓、16锣、12钹、12铙。改进以后的锣鼓队人数大增。由于城市街道的拓宽、公共场地的增加,大型的表演场所如体育场、广场、公园,原有的阵容已不适应。从1980年以来,百人阵容的锣鼓队激增,有的竟达数百人,如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的威风锣鼓队,有鼓手105人,锣手168人,钹手93人,铙手31人,总计397人,因而敲击起来声震天地,更显威风。

现在流行的鼓,鼓框选用桑木、枣木、杏木等硬木材料制作,牛皮蒙面,高约30厘米,鼓面直径约60厘米,鼓框上安有两对铁环,麻绳连穿,再将3米长的鼓带系于麻绳上,扎花装饰。鼓槌用枣木制作,长约25厘米,槌头上塞嵌用白山羊毛染出的彩色缨穗。锣为铜制,直径约40厘米,锣沿宽6厘米,锣沿内设卡棍,以便演奏时持握。锣槌为桦木制作,长约23厘米,两头和中间塞嵌彩色缨毛。钹为铜制,大直径37厘米,小碗直径20厘米,高8厘米,每付重3公斤左右,每扇重1.5公斤,钹中心有孔,系护手垫圈和彩绸。铙为铜制,大直径37厘米,小直径6厘米,每付重2.5公斤,每扇重1.25公斤。

鼓的打法多种,有单槌击打、双槌击打、轮流击打、击鼓心、击鼓面、蹭鼓面、磕鼓面、磕鼓帮;表演动作有单槌绕花、双槌绕花、转槌花、掏打翻槌、挽花漫头、走步击鼓、横步击鼓、弓步击鼓、弓步跳打、摆头蹭鼓、摆头磕鼓,等等。锣的打法有:直打、斜打、前后打、旁打、左右打、扪锣、擦锣、磕锣等。锣槌的舞法有:转槌、抖槌、挑槌、翻槌、甩槌、盘槌、抡槌、抛槌等,再配合不同的步法,表演动作有20多种。铙的表演动作有:单翻花、双翻花、前翻花、后翻花、分手花、云手花、掀头花、摊手花、十字花、盘手花;拍法有斜拍、扣拍、俯拍、仰拍、弓步拍、跳步拍、举钹、抻钹、晃钹、扪钹,等等。铙的拍法有:擦铙、转铙、抛铙、举铙、晃铙、扪铙,等等。

威风锣鼓队的服饰,过去都是戏曲武生打扮,头戴软罗帽,身着夸衣、灯笼裤,腰系宽带,脚穿快靴。现时的服饰经过改进,多穿武士服:头裹红色(或黄色)方巾,系上额子,中间缀一红色或黄色大绒球,俗称“英雄花”,上身穿云边紧袖对襟袄,下身穿灯笼裤,脚穿软底快靴。1990年亚运会上的表演服饰又有改进:头戴英雄帽,由黄色头巾与黑色头箍缝制为一体,上缀红色英雄花;上身穿黑丝绒半边半袖式坎肩,缀有金属亮扣与护心圆镜,腰系红色镶黄边的腰带,下身穿黄色灯笼裤,脚穿土色夹黑边的软底高筒靴。亚运会的服饰设计富有现代派手法,以黄色为主调,体现“威风锣鼓”的黄土艺术特色,挎上红色大鼓,高举金色锣、钹、铙,400位威武雄壮的农民艺术家酣畅痛快地敲击演奏,铿铿锵锵,山呼海啸,汹涌澎湃,飞瀑击石,搅天荡地,真像是站立于黄河壶口瀑布,听到黄河咆哮雷鸣一般,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威风锣鼓打出了民威,打出了国威。

传统的曲牌有 [唐王点兵]、[风搅雪]、[狗咬阵]、[滚核桃]、[十样景]、[张飞擂鼓]、[单刀赴会]、[三战吕布]、[解不开]、[节节高]、[乱如麻] 等等。特殊场合的表演根据时间限定重新设计编排,如亚运会的表演只给三分钟时间,编导从传统曲牌中筛选编排出新曲牌,充分展示威风锣鼓的特色,根据新设计的场图变化队形,有三角形、圆圈形、放射形,变换多端,美观悦目。

打赏
更多>推荐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