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86-3439-1098
注册
登录

旅游景点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旅游景点
1 / 4

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于一体的山西民间地方造型艺术:山西炕围画

日期:2023-03-31     点击:39     展开全部     查看原图
简介:













炕围画

 

炕围画也叫墙围画,俗称“炕围子”,是山西民间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的造型艺术,它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炕围画在山西北部、中部、西部和东南部都有分布,其中以晋北的原平、代县,五台以及晋东南襄垣等地最为著名。

 

 

晋北炕围画

 

 

晋北农村家家户户都以火炕为床,冬季点火炕抵御寒冷。为防止墙土脱落弄脏被褥,人们很早就懂得以胶水调制白土沿炕边墙上涂盖“围子”,这就为炕围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据1985年出土的原平镇班村宋代墓葬显示,当时已有炕围画的雏形出现。虽然,清代以前的炕围画遗存已被时光洗涤得无影无踪,然而,从目前尚能见到的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的炕围画分析,山西炕围画深受壁画、年画和建筑彩绘艺术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

 


画炕围画

 

炕围画属于家庭壁画,其吸收壁画的技术主要在于铺底,以民间常用刷墙的白土(俗称坩子土)按比例调配胶水,在环炕的墙面上涂成约二尺(60~80厘米)高的“围子”,用胶多了,墙面滑脆,不易附色;用胶少了,墙面酥松,难以持久;建筑彩绘艺术对炕围画的影响最大,山西历代古建筑林立,建筑彩绘高手辈出,众多擅长宫廷、庙宇、亭台楼阁彩绘的画匠,把自己熟悉的图案、掌握的技巧,引入到民间炕围画中,极大地丰富了炕围画的艺术表现力;民间木板年画曾在山西城乡盛行,木板雕刻技术的普及使各种画谱刊印流传,为民间炕围画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蓝本”。至清代,炕围画这一艺术形式已臻成熟。

 

 

炕围画有固定的程式,上下两组花边形成一定规格的主体框架,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以烘托中间的画空(俗称画孔,也称池子)。两道花边的传统花饰有“流云”、“夔龙”、“书卷”、“万字”、“福寿”、“竹节”、“玉带”、“狮子绣球”、“富贵不断”等等。与边道相配的还有“卡头”(画在画空两旁)、“角云子”(画在第二组边道下角隅处)。炕围画边道的装饰图案经常运用叠晕技法(民间艺人称“退色”),色彩明朗且富有立体感。边道与画空之外的空间部分称为“底”,也要铺满色彩,晋北宁武、五寨一带喜用红棕色,红火浓艳,强烈醒目;五台、原平、代县一带喜用青绿色,素雅大方,清新悦目。

 

吉祥图案

 

画空是炕围画的点睛之处,也是画匠们着意表现的艺术空间。通常的画空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表现内容以人物故事、花鸟山水、吉祥图案为主。人物故事一般有“刘海戏金蟾”、“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竹林七贤”、“伯牙鼓琴”、“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以及“四美”、“三杰”、“三才”等。很长时间内,“二十四孝”图是炕围画中主要题材。花鸟山水画的象征性很强,如以菊为隐逸,以莲为君子不受俗尘污染,以竹为高风亮节之士,以梅为玉骨冰肌之佳人等等。动物与山水,都各有寄寓。吉祥图案以民间流行的“喜上眉梢”、“耄耋富贵”、“六合同春”等为常见。清代以后,戏剧故事与戏剧人物成为炕围画经久不衰的题材。

 


火炕上炕围画

 

农村中的火炕大多连着锅台,锅台上方或无锅台的墙面处,面积较大,因而成为画匠显露拿手本领的最佳位置,百姓称其为“锅台画”、“看墙画”。一般而言,锅台画或看墙画多彩绘吉祥如意的传统图案,如“莲生贵子”、“锦上添花”、“四季平安”一类。也有在风箱上方供灶君的位置另辟为灶头画,成为炕围画的延伸。

 

 

以原平炕围画为代表的晋北炕围画,画风细腻,设色艳丽,构图饱满,明朗豁达。每当新房落成,新炕盘就,主家就约请当地有名气的炕围画匠上门作画,画工完毕后,主人十分珍惜,常用透明纸或塑料薄膜罩遮其上,更多的人家则用桐油或清漆罩刷,以使保存年久,鲜艳如新。

 

 

晋东南炕围画

 

 

晋东南炕围画流传广泛,遗存丰富,在境内许多乡村庄户都有分布,尤以襄垣县善福村、北岭村、赵家烟村以及西王桥村、五阳村一带最具典型性,是襄垣炕围画的代表。襄垣炕围画最明显的特点是炕围子画与壁画式中堂、条屏结合为一体,有多样的实用功能与强烈的审美功能。

 

 

襄垣人爱干净、喜欢拾掇居室的生活习俗延续时久,远近闻名;即使清贫人家,屋舍内陈设简陋,也要做到窗明几亮、什物归位,外县人称之“穷干净”,口碑相传不绝。几百年来,襄垣民间形成了一种风俗,婚嫁喜事前必请当地有名的画工画炕围画,起了新窑或旧窑翻新的人家也把“打一盘”炕围画视作喜庆吉祥的大事。

 

 

襄垣炕围画与山西全境的炕围画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宋代都市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民间绘画艺术的迅速发展,刺激了人们创造和享用绘画艺术的欲望;金元两代壁画艺术在山西的盛行与发展,直接为民间炕围画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艺术范本。2003年襄垣发现一座元代墓葬,其墓室壁面与棺床上已有显著的炕围画特征,据此可以推断,至迟元代时襄垣民间就流行炕围画艺术形式,距今至少有七百余年历史;明清两代,山西社会经济相对活跃,地方戏曲兴盛,民间风俗浓烈,炕围画的影响与应用更加广泛,炕围画艺术日臻成熟;新中国成立后,襄垣炕围画获得长足发展,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村庄都流行炕围画,70年代修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曾邀请襄垣炕围画艺人为其绘制炕围画,襄垣炕围画艺术因之声名远播。

 

 

襄垣炕围画色调艳丽、风格明朗、主题突出、形式活泼。民间百姓把炕围画分为三等,上等的称为“夔龙架”,也叫“硬架炕围”,多用于青年人婚嫁新居,制作精细、讲究华美;中等的称“汉纹景架”,也叫“软架炕围”,多用于中老年人居所;下等的叫作“三栏边”,图案简洁,为一般百姓随意而为之。

 


新二十四孝图案

 

襄垣炕围画的艺术结构包括边道、花边、池子、内心、灶头、条屏、板堂、对联和地围等。边道与花边由几何图纹和动植物图纹组成,常见的有“富贵不断”、“卷书玉带”、“竹节水草”等;池子是炕围的点睛之处,一盘炕围可开若干池子,表现内容广泛,人物多反映传统礼仪,如“耕读传家”、“桃园结义”、“二十四孝”、“莺莺听琴”等。

 

 

20世纪70年代多以样板戏为内容;内心在炕围下方,单色无内容;灶头即锅台画,传统技艺也称“靠背”,图案面积较大,是体现画匠功底和着意渲染之处,内容以吉祥喜庆为主,常有“喜鹊登梅”、“锦上添花”、“连年有余”、“四季平安”等;条屏、板堂(中堂)、对联均在炕围上方适当位置,与传统的中堂对联相似,是晋东南炕围画的特色所在,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整体画在墙面上,内容基本固定,另一类只画天头、地头和圈边,中间则留空根据需要随时更换内容;地围是炕围的延续,形制不一,为整体炕围画的气势作衬托。

 

 

襄垣炕围画的制作工序有一定的讲究,所用材料有白土(当地人叫落姜土、落姜蛋)、水胶(骨胶、皮胶)、白矾、麻纸、火棉纸、宣纸、桐油、土漆、清油等,画工颜料有朱砂、洋蓝、毛绿、赭石、品黄、大红、桃红等,制作工具有草刷、礌石、栓、板笔、毛笔、香头、柳炭条以及粉线、曲尺、直尺、软尺、裁刀等,画工出门干活时还要带上画稿(底样)。

 

 

襄垣炕围画的传承人有据可考者自清末至今已十数代,西王桥村申年富、原庄村郭勇太今年已届古稀之年,后继乏人;善福村的郝彦明(60多岁)17岁时开始学习炕围画,其师爷栗官保86 岁去世、师父苏根元70多岁去世,其徒弟栗福华(北岭村人)已50多岁,如今只有儿子郝书国传承其业。

 


炕围画

 

炕围画与大众生活最为贴近,与人们“朝夕相伴”。它不仅为辛勤劳作的人们在闲暇之时增添赏心悦目的乐趣,同时也以积极乐观的文化传统陶冶着人们的性情。从整体上看,炕围画传统的题材内容是健康向上的,其文化倾向具有积极意义。比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劝善戒恶、克勤克俭、勤奋读书、和睦团结以及赞颂那些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豪杰的历史典故,人们耳熟能详甚至家喻户晓,是口口相传、代代延续的乡土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炕围画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艺术题材和画工技艺得到发展,农村中涌现出一批炕围画美术人才,原平炕围画曾在北京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因而人们普遍把原平县称作炕围画之乡。然而,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土炕、窑洞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曾经寄托着民间百姓精神追求的炕围画艺术已日渐衰落。(根据有关资料编辑,配图虹雨)

打赏
更多>推荐旅游景点